2006年11月23日星期四

去力学所听报告

这是周二的事情了,今天才找的空来写一些东西,感觉还是不错的。刚刚打扫完实验室卫生,看上去还是很不错的,呵呵!
偶然收力学所的报告内容,从题目上看都不错,而且是微流动的专题,正是自己的关心的热点,就去了,下面一一分析一下。
第一个就是传说中的白以龙院士,虽然内容不是很微流动,但是清晰的讲解让我这个外行也明白了整个思路和内容,我让顿生佩服之情。而最大的感触就是,学力学一定要有扎实的功底,推导就是其一,现在还做不到,需要努力,注重物理本质和数学手段,是科研的生命线。
随后何枫讲了微尺度混合的手段和例子,感觉需要较强的应用背景才能做出好东西。无论现在微尺度下混合的方式和手段如何,关键是需要对象明确,效果明显。如果能做一些实验就更好了。我们这里比较缺乏手段,只能尽量去找背景,做计算。
理化所的刘静,也是久仰了。虽然很早就看过他写的书,印象还可以,甚至一度以为是个女的,但听完报告以后才明白很多时候想法比做法更重要。由另一点需要感慨的是国内的实验手段还是稍逊一筹啊,不过中国人的想法并不差。
中科院的靳刚,不熟悉,不过说话有板有眼,很沉稳,虽然讲的东西不是很懂,但大致明白他要干什么,印象不错。
黄岩谊,典型的海龟,有气势,有才干,不过总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,不知道能否在中国这块土壤上迅速成长?时间会证明一切。
李战华,会议的组织者,虽然讲的内容是个老话题,讲得也没有多少激情和吸引力,但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前面完整而又到位的综述,很直观,很细致,显现了扎实的功底。李老师很和蔼,招呼我们这帮学生参与进来,还给了几个桔子,呵呵!
上午六个报告,各有风格,听得人也很多,简直是爆满!从下午开始,听得人少多了,稀稀拉拉的,不过无所谓,我还是听得真切。
苑伟政,戏称自己为范政委,一个很有意思的人,言谈话语中能够感觉到对自己的信心,在西安做的还是很不错的,不过面对国内的制度,还是感到很大的压力。
于晓梅,对自己的工艺很自信,但是对于流动方面的似乎不是很专业,很多用词不到位,也许这也是做mems工艺的人的通病。
徐征,很年轻,编程高手,熟悉C++和汇编,致力于CFD软件开发,有一颗报国心,不过感觉有点势单力薄。
陈云飞,一个经常出国的人,想法很多,注重实际应用,有国外的研究者思路,也有中国人的细致和严谨,不过有些地方显得过于专,而不够博。
中科大的一个小组,用dsmc做凝结与蒸发,应该说借鉴了不少前人的成果,但不知道什么原因,刚起步,又换了方向,有很多东西很有意思,也是难点。
中科院的MD/N-S耦合,感觉讲的小伙子不错,讲的还是比较清楚,也进行了一些交流,不过最后让他给我发ppt,不知怎么的,一直没有收到,有点遗憾,呵呵!最惊奇的是,今天看自己的文献,发现原来老板审过他们的文章,就是他们说已经接受的这篇,还真是有意思,我以后可以对比几篇好好看看了,说不定也可以找他们问问情况,呵呵!
最后梁老师介绍了国际会议的情况,以及一些期刊的情况,还是给了国内人们一些暗示吧,呵呵!
总的说来,听这样的报告,主题集中,角度不同,收获还是很大的,而且能认识一些人,有机会的话可以做进一步的交流,以后要多参加,多多寻找这样的机会,嗯!
btw,很多人都盯着nature和science呢,一种有意思的现象,也许是正常的!

没有评论: